醫院動態
詳細內容
News醫生走心用心 患者放心舒心
——市一院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側記
8月5日中午時分,市一院骨四科副主任醫師凌耀光放棄休息時間,帶著醫藥包再次敲響了患者滁城宋女士的家門,在家中為其完成了拆線!搬t生用心,把自己交給醫院、醫生,我十分放心!”宋女士說,自己因骨折入院以來,受到了醫務工作者的關心與呵護,深深被他們敬業奉獻的精神、“一切為了患者”的行動感動著。
患者的點贊是對醫務工作者最好的肯定。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一院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對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基本發力點,讓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真心實意為患者辦好事、辦實事。
暖心服務
讓精湛技術更有溫度
“謝謝醫院、醫生惦記著我這個素昧平生的患者,帶給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彼闻空f,今年7月,因為一場意外,其左臂嚴重骨折,到市一院接受治療。入院后,因內心對手術充滿恐懼,而產生抗拒心理。院方在得知病人的心理后,及時更換手術方案,并為她開展心理疏導。手術成功后,考慮到宋女士一個人在滁州無人照料,再加上正值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康復,傳遞醫療溫暖,醫生放棄休息時間,主動上門為其換藥、進行功能性恢復訓練,并給予健康指導。
一面錦旗、一封感謝信、一條感謝短信,傳遞著醫患真情,是患者對醫院、醫生的深深信賴和期待,也激勵著醫務工作者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精湛的醫術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67歲的陳先生來到市一院心胸外科住院治療,經診斷為食管癌,需手術治療。但因陳先生身體情況欠佳,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醫院為其進行了個體化手術治療。術后,在醫療和護理團隊的共同精心治療下,陳先生恢復良好。為表達感激之情,陳先生家人專程送來錦旗,感謝該科醫護人員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細致的護理服務及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精神。
“太感謝了,你們就是我的家人!”滁城施先生眼里閃著感謝的淚花。因為心臟問題,施先生來到市一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隨即送入CCU病房進行救治。因施先生不能下床活動、年事已高,且子女在外地工作、疫情期間無法趕回來,科室護士便主動照顧患者,為其更換衣物、送熱水、買飯、接倒排泄物及清潔皮膚等,還細心地為他準備了面包和牛奶。
為特殊人群上門服務、定期開展家庭回訪,將醫療服務延伸至院外和家庭,已成為市一院一項重要的常態化工作。不但為患者解決了實際問題,搭建了醫患關系的新平臺,更是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得到了患者及家屬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彰顯了醫院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良好的社會形象。
免費義診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6月26日上午,市一院南區門診大廳“學史力行 精醫康民”安醫健康服務體系大型義診活動現場,20多名專家級醫生和護士為市民提供面對面咨詢問診。心內、腎內、呼吸、消化、內分泌、神經內科等一些慢性病病種較多的專業,在義診中備受“追捧”,義診臺前病人絡繹不絕。專家們為義診群眾開展疾病篩查、病情診斷及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為有需要的群眾進行測血壓、測血糖等服務。大家連水也顧不上喝,雖然大廳有空調,但都忙得汗流浹背。
“我是看到微信朋友圈義診宣傳來看診的,沒想到有這么多專家,這么大熱天,真是謝謝市一院的專家們!”市民張先生說。
7月3日上午,市一院與南京鼓樓醫院專家攜手在一院南區門診大廳共同舉行“千名黨員踐初心 百場義診慶華誕”義診活動。此次義診活動累計接診450多人次,專家耐心和細心的接診態度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歡迎和好評。
把義診送到群眾身邊,把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是公立醫院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行動,更是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成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該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家珍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院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實到具體行動中,立足醫者本職,經常組織專家到社區、鄉鎮開展各類義診和志愿服務,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共同守護百姓健康。
全媒體記者王 瓊
2021年8月11日
![]() |
![]() |
![]() |
![]() |
支付寶生活號 | 微信服務號 | 微信訂閱號 | 在線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