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詳細內容
News——市一院竭盡全力做好新冠患者救治工作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政策的急轉直下,抗疫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各級醫院猝不及防地迎來了與“病毒”的正面交鋒。作為皖東地區唯一的三甲綜合醫院,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在這個重要的關口,院黨委領導班子帶領全院干部職工,本著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恪守救死扶傷、護佑生命的醫者天職,頂著“迎峰”和“減員”的雙重壓力,迅速將工作重心轉到新冠患者的救治上,一切以治病救人為先導,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全力為廣大患者筑起一道堅實而溫暖的生命健康屏障。
多措并舉 全力保障診療秩序
根據形勢的不斷變化,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救治專家組不斷進行信息匯總和科學研判,結合醫院實際,進一步調整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包括調整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及工作職責、成立醫療救治管理組、發熱門診及核酸檢測組、醫療物資與信息保障組、藥品保障與兒童醫療救治組、孕產婦醫療救治組、后勤保障組、院感防控組和重癥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等,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快速提升新形勢下的應急處置能力。
隨著感染人數的持續攀升,為緩解患者就醫壓力,醫院進一步優化了疫情救治措施,采取分級分類診療,通過開設互聯網醫院網上發熱門診、開通微信公眾號線上發熱咨詢等方式,多渠道滿足發熱患者的就醫需求。
跟隨國家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的變化,及時將前期預檢分診、核酸采樣等力量充實到臨床救治方面,最大程度整合有限的醫療資源,合理調配人員和病區,增加重癥監護診療力量和設備儲備,保證急診、陽性患者和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加強對老年人、兒童、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群體的密切監控,將新冠感染對其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疫情防控全面放開至目前,醫院多次召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領導小組會、科主任會、護士長會以及各類協調會等線上線下會議,發布各類通知10余份,統一思想,步調一致,有序地完成了醫療救治的人員調配、病區的臨時組合調整、危重癥救治方案、重點藥物和設備的采購調度、重癥治療和?谱o理理論及實操培訓等工作部署,為繁重又變化莫測的一線救治工作奠定好組織、技術和物資保障基礎。
自12月15日以來,近10天時間,西區發熱門診接診患者3609人次,兒童醫院發熱門診接診患兒3698人次,南、北區和兒童醫院急診接診患者4710人次,共收住患有基礎疾病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人869人次。
舍我其誰 不辜負一襲白衣的神圣
在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發著燒的救護車駕駛員載著發著燒的醫生去接發著燒的患者。實際上這并非調侃與夸張,這個情景也可以說是這個時期一線醫護的工作常態。特別是急診、發熱門診、重癥、呼吸與危重癥、兒科、產科以及大部分內科科室,因面對的患者大都是新冠陽性,不出意外這些科室的醫護將和第一波新冠感染患者一道步入“小陽人”行列。怎么辦?只有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科主任、護士長身先士卒,黨員團員帶頭,只要能走得動路的都在堅守崗位。在診療的各個區域,醫護人員有發熱的,有咳嗽的,有全身疼痛的,有咽部腫痛不能發聲的,每個人都在咬緊牙關默默堅持。他們不僅是輕傷不下火線,有的是“重傷”也無法躺下,因為面前滿是焦慮不安又滿懷期待的患者;他們豈止是顧不上自身的病痛,自己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這些急需照顧的對象同樣也顧不上,因為有一大批年邁和年幼的患者等著他們救治。自疫情防控放開以來,醫院近大半醫護人員幾乎都在帶病上崗,并且承擔著比平時重得多的工作量,在診室、病房、手術間、機房、檢驗科等地高負荷運轉,為病人的生命和健康竭盡全力。
12月17日新成立的西區新冠病房僅3天即滿員,且高齡、基礎病、腦梗塞、癱瘓病人較多,曾進駐過定點救治病區且有著多年ICU搶救工作經驗劉建華醫生每天連軸轉、顧不上吃飯、睡覺,即使發燒打著寒顫,只要有急救病人便立即趕到參與搶救。他的信念是:面對大疫,誰都能恐慌醫生不能恐慌,只有我們能守住,不退縮,老百姓才能停止恐慌和焦慮,驅散病魔才有希望。而堅守發熱門診的王永貴主任說:“我們一定要讓患者知道,感染了不可怕,不要慌張,有醫生給他們治,有藥有設備,我們不會放著任何一個病人不管!”
兒科一病區按照醫院部署轉為新冠患兒收治病區后,年近60歲的老主任周皖兵主動參與科室值班,不懼感染堅守在救治新冠病兒的最前沿。護士長胡玉帶領全科護士搬床、清潔消毒、領防疫物資,有了新冠感染癥狀也堅持頂班上,她說:“沒人上班可不行,病人不能不管!”醫生魯勇在科室人員緊張情況下,白班連著夜班24小時上。護師方幸運干脆拖著行李箱住進了科室,感染新冠后依然協助癥狀更重的護士上大夜班,
神經內科二病區主任羅慶明高燒39.6℃依然帶病堅持工作,副主任張成剛和醫生劉濤在發熱和身體極度不適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在手術臺上搶救急診腦血管危重患者。楊正醫生在新冠病毒感染尚未康復情況下堅持工作,由于過于勞累,再次出現寒戰高熱倒在崗位上......馬玉珍護士長出現高熱及全身疼痛乏力仍以科室為家,堅守在護理工作崗位上。產科病區的醫護因為多是女同志,體能、精力和抵抗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病區的孕產婦不會因為新冠流行而減少,同時因感染新冠的孕產婦頻出狀況而險象環生。因此產科的醫護們幾乎騰不出時間來修整,產科一病區負責人范紅連續八天住在科室,高燒四天沒有停止工作。
ICU主任韋正祥自感染后不顧發燒咳嗽,一直堅守在病區;患有基礎性疾病的泌尿外一科主任肖輝感染新冠后癥狀特別嚴重,但是他僅僅在最重的兩天休息一下,稍好一點就返回崗位為患者做手術;檢驗科李莉作為檢驗科PCR室組長,總是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實驗室里經常工作9、10個小時不吃不喝。只為了盡快出結果,為臨床提供準確的診療依據;內分泌二科護士曹晨晨硬撐著身體值班,直到暈倒在護士站,可她醒來的第一句話卻讓護士長直接淚奔,她用微弱的聲音說:護士長對不起,我的護理記錄還沒有寫完。......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據統計,自放開以來,全院護理人員感染率達到90%以上,各科室護理人員倒下一批,又頂上一批,她們用柔弱的身軀和悉心的照護為患者撐起了一片天。
“雖然科室有90%的同事感染了新冠,但是我們仍要以100%的熱情對待工作和患者。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哪怕全科只剩我一人,也決不能讓骨四科關門!骨科四病區王俊主任這樣說。該病區護士長李兵更是鏗鏘有力地說:“誰說女子不如男,新冠就是紙老虎,只要扶墻能走路,優質護理到床鋪”。這也是目前全體一線醫護人員精神面貌的總體體現。
團結一心 為一線保駕護航
兵馬未動而糧草先行,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是在突然中打響,這給醫院的大后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緊張局面。藥品告急!設備告急!物業告急!收費、發藥窗口值班人員悉數感染,醫務、護理、院感、藥劑、設備、財務、信息、招標等科室也大部分倒下。但是為了不影響臨床一線的救治工作,職能科室的同志不用號召,都自覺堅持帶病工作。他們雖不能去直接救治患者,但是急臨床之所急,想臨床之所想,傾盡全力,最大程度確保醫療一線無后顧之憂。
12月16日,醫院決定在西區籌建新冠肺炎救治一病區后,僅一天時間,醫務科、護理部緊急安排醫護人員,藥劑科、設備科調集藥品、設備,總務科迅速運送物資和安排后勤人員,信息科現場安裝電腦設備,緊鑼密鼓,多方協助,12月17日晚,綜合一區西區正式成立并收治新冠病人。
為應對防疫物品不足的現狀,積極補足防控“彈藥”。藥劑科和設備科調整流程,多方聯系供應廠家,不分晝夜接收物資,緊急安裝、發放。應對部分藥品相對不足的現狀,藥劑科一方面“節流”,按需配置,確保“藥”盡其用,一方面努力“開源”,多渠道爭取藥品資源,力保臨床救治用藥不出現問題。
保衛科同志幾乎全員感染,但也是幾乎全員在崗,為保醫院生產安全他們不敢有一點疏忽;總務科更是24小時服務“在線”,隨叫隨到;院辦、黨辦每個人都是堅持到不能堅持才回家休息,再困難也要留下一位癥狀最輕的頂班在崗。醫務科、護理部、醫院感染管理科作為戰疫的“中樞神經”,一直連軸運轉,他們笑言:誰都有倒下的資格,而他們沒有。
病毒仍在肆虐,考驗尚未停歇,生命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廣大醫護工作者堅韌不拔、甘于奉獻的大無畏精神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屏障,是驅散病毒陰霾的一柄利劍!為他們加油!向他們致敬!
院宣傳科
![]() |
![]() |
![]() |
![]() |
支付寶生活號 | 微信服務號 | 微信訂閱號 | 在線留言 |